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3年批准成立的院级重点实验室。 1.定位和主要研究方向 围绕高密度星上处理、分布式空间探测、大规模星座等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开展星上信息处理、复杂系统仿真、分布式空间系统三个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智能处理、载荷管理、数据传输与测量控制等星上设备和仿真论证、集成测试等地面系统;面向空间科学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支撑;为空间中心总体性研究机构的定位提供系统工程技术支撑。 2.重要研究成果 实验室曾获得国家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1项;六部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奖、先进集体奖3项;部委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3项;二十多人次获国家重大工程突出贡献者、先进个人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杰出科技成就奖及科苑名匠等称号;全国及国际性竞赛奖励12项。 实验室2013年成立至今,共承担科研项目600多项,发表论文7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多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00多项。实验室在载人航天空间站、探月工程、二代导航系列卫星、火星探测、高分卫星、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系列卫星等国家重大任务中,均承担了科研任务。 在星上信息处理技术方向,复杂科学载荷集成与星务管理、星上数据管理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承担了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重大任务的有效载荷集成任务,所研制的星务管理设备成功应用于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及多项空间科学任务中;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星上海量数据实时处理、星上高速总线网络、星上综合电子芯片化、星上智能处理方法、宇航级可穿戴Sip等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所研制的星上处理载荷目前占据国内在轨单机信息处理吞吐量和运算能力最强的领先优势,在北斗导航和其他重大型号任务中得到批量应用。 在复杂系统仿真技术方向,发展了基于模型的复杂系统仿真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套针对空间任务概念设计阶段的空间科学任务论证支持系统,瞄准未来空间科学任务面临的极高测量精度、极恶劣空间环境等技术挑战,以及大规模低轨卫星组网应用、分布式空间探测等迫切需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分布式空间探测敏感度分析及高维参数优化、空间尺度大规模结构/非结构离散化高精度仿真、不确定性仿真及误差分析、空间频谱认知与刻画、深空探测极端空间环境效应仿真与评估、微像素质心定位等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已在空间引力波探测、低轨互联网星座、近邻系外宜居行星搜寻、小行星监测与防御、太阳系边界探测等重大任务的仿真论证、系统建设和关键技术研究中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在分布式空间系统方向,瞄准宇宙黑暗时代直接观测重大科学需求,开展了“超长波天文观测阵列”任务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了三维基线设计、稀疏采样重建、交叉定标、天基资源虚拟化等关键技术,联合哈工大自筹经费研制的“嫦娥四号”搭载任务“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成功发射,首次获得超长波连续谱和月球遮挡频谱探测数据;提出基于稀疏采样反演运动目标轨迹的分布式被动微波探测新机理,云、边协同的微纳卫星集群智能化应用新模式,并开展了任务深化论证;提出大视场三维重建、稀疏采样时变源提取、分布式交叉定标与信号配准等新算法;突破了星间测距、时间同步和通信一体化载荷关键技术并研制了样机,星间时间同步指标经地面测试优于3.3ns;引领了国内相关任务概念和关键技术发展。 3.人才队伍现状 截止到2023年底,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04人,其中正高级27人,副高级78人。国家级各类专家组成员近20人,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年轻人才9人。 4.资源配置与条件保障 实验室拥有面积约500平方米的空间任务论证大厅、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有效载荷系统地面联试大厅、S波段自跟踪接收站等。 5.主要负责人 重点实验室主任:杨震 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鑫 |